归真堂IPO “活熊取胆”引发各界争议

来源:BOB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15 15:56:17

  曾经因为遭遇动物保护组织狙击而暂缓上市的归真堂,今年或将重新登陆长期资金市场。2月1日,证监会公布了一批IPO申报公司基本信息表,福建归真堂赫然在列,拟在创业板上市,其保荐人为万联证券。

  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000万元,是一家以稀有名贵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中药制药企业。公司主要营业业务突出,有完善的黑熊养殖、熊胆系列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体系,拥有独立的品牌、技术和完善的销售网络,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顶级规模的熊胆系列新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之一。(摘自归真堂官网)

  熊胆作为中国四大动物药材之首。《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记载:熊胆,苦寒,凉心,平肝,明目,杀虫。对熊胆也有这样的记述:主治湿气热盛以及恶疮,小儿惊痫等。西医药理学证明,熊胆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脱氧熊胆酸,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成分对肝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熊胆的药效很早就被亚洲人所认识。1997年,国家林业局出台规定,把“无管引流”作为“活熊取胆”的唯一合法方式。所谓“无管引流”,是指建立一个连通胆囊和腹壁的管道,从该管道内抽取胆汁。和之前不同的是,连通的管道是取自黑熊自体的组织。

  据归真堂的官方网站上显示,归真堂取胆汁采用的正是这种“无管无痛引流法”。然而,亚洲动物基金会外事部总监张小海指出:“为了取胆汁更方便,在做瘘管手术时,熊的胆囊往往会被人为移到更靠近腹壁的地方。”他介绍说,黑熊伤口常年无法愈合,加之胆汁有腐蚀性,这种取胆方法很容易使胆汁流入腹腔,造成感染。

  纳米神经:人类的可怕不是因为有了知识,而是因为人们在利益的面前失去了道德。

  李允峰:投资者反对归真堂上市,并非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投资者真切希望的是,归真堂能寻求到不再采用活熊取胆的技术和路径,更希望沪深股市里别出现主业有违社会伦理的公司。

  归真堂的主要营业产品在公益人士看来存在违规嫌疑,其清甘茶在宣传中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而熊胆茶在其宣传中也涉嫌违反了药监局的相关规定,对此,张志鋆认为网站宣传不是广告,同时,他是董事而不是管理者,要进一步核实,核实后将给记者回复。

  归真堂人员及专家:熊看起来不痛。记者: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不痛!归真堂董事: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痛?

  记者:有没有一种病不吃熊胆药物会死?中药专家张世臣:我不知道,不吃馒头会死的人有吗?记者:原来熊胆好比馒头?

  10天前,公益慈善组织“中国SOS求助”创始人白一鹏联合多名自然人向归真堂及其几名创投股东发出股权收购函,并希望对方10日内回复。19日,归真堂公司董事张志鋆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归真堂股东方,澄辉创投不想在上市前转让股权,据其所知,另一创投股东鑫澳亦无出售之意。

  归真堂表示:“为保证真实、客观的考察效果,结合黑熊饲养及引流胆汁的时间特点,在不影响黑熊的正常生活习性情况下,本次两天的开放,预计可接待总人数为100人左右。”邀请函强调:“特别欢迎亚洲动物基金、它基金及其他动物保护组织派员参与。”

  “每天引流两次,在固定时间进行。每只熊每天取出的胆汁量大概是130-140毫升,而熊每天分泌的胆汁量为1800-2000毫升。胆汁更丰富的熊每次能够取出90毫升的量。由于养成了条件反射,熊到了时间会主动爬进引流笼。”

  归真堂官方网站公开信息强调,人工引流熊胆汁“是一种资源再生利用”:“黑熊每天分泌的胆汁如人的新陈代谢一样,大概有1500至2000ml,如果没有对它进行引流,将会分泌排泄;在分泌高峰期所得胆汁还不到总分泌量的1/10,对它并无任何伤害。在熊无痛苦的前提下,5至8秒引流出胆汁,相当于人类义务献血”。

  对于民间铺天盖地的反对声浪,正在泉州参加人大会议的归真堂创办人邱淑花祭出了“合法”的挡箭牌。“养熊是林业部颁发批文,生产熊胆粉是1995年卫生部颁发药准字号,都合法。”邱淑花对记者说,“可以说,如果反对我们就等于反对国家。”

  “过去因为一些争议的确使得上市僵持在那里,但现在基本问题已解决了,公司目前处于缄默期,不方便回答问题。”一位接近归真堂的的人说。

  对于亚洲动物保护基金的指责,归真堂公司人士表示,活熊取胆绝对不像网络上说的那样残忍,现在采用的都是人工引流技术。而亚洲动物基金从始至终坚持,没有一种引流方式是人道的。

  每一次类似活熊取胆的争论,都是普及常识和培养共识的契机,论战双方应该秉持基本的对话精神,多以事实为根据,多一些理性和科学精神,少一些偏激和偏见,少一些口水和谩骂。

  与其采取舆论暴力的方式围攻正规的熊胆企业,倒不如对企业该如何确保养殖熊的动物福利提出约束,对保护野生熊提出具体而有效的建议。用舆论口水淹死一家熊胆企业,不能让活熊取胆成为历史吗,它只会阻碍取胆汁新技术的应用,让那种原始而残忍的活熊取胆重新占据市场。

  与其谋求上市,扩大养殖规模,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产业转型和替代药物的研制上,而对公司的主动转型,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果某一天,“归真堂”研制出可完全替代熊胆的替代品,则不仅不应该阻止其上市,相反应该通过批准其上市鼓励更多的企业主动转型。

  在“经济因素决定能否上市”的规律下,公众的愤懑,未必能阻挡归真堂的商业谋划。但民意倚重的“企业道德指数”,不应游离于市场认可体系之外——若企业在道德上“负债累累”,也能活得滋润,必然带来“破窗效应”,产生负向的社会激励。

  说归真堂谋求上市抽空了底线,是因为其把小团体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之上。一个理性的社会,怎能容忍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被一个公司的小团体利益绑架呢?如果真的上市成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公众利益已经被熟视无睹,抽空了社会呵护底线存在的可能。

  笔者奉劝归真堂,不要拿“合法”当外衣,合法不一定合理。早早迷途知返还来得及。停止取熊胆汁,用赚来的钱去保护动物,才能洗脱之前的罪恶,才能重新赢得人们的尊重。